<address id="p1njf"><form id="p1njf"><nobr id="p1njf"></nobr></form></address>

            <address id="p1njf"><nobr id="p1njf"><nobr id="p1njf"></nobr></nobr></address>
                  首頁
                  硬件產品
                  軟件產品
                  解決方案
                  數據服務
                  關于我們

                  400-700-9519

                  搜索
                  星震動態

                  6·9國際檔案日|一文圖解檔案的前世今生

                  來源:星震同源發布時間:2023-06-09

                    每年的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根據國家檔案局官網發布的《國家檔案局關于開展2023年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今年第十六個國際檔案日的宣傳活動主題為:“奮進新征程 蘭臺譜新篇”


                    國際檔案日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召開了一場專家會議,來自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檔案工作者參加了會議交流,經大家討論決定成立國際檔案理事會(ICA)。會上通過了ICA的第一份章程,章程中指出,世界各國的檔案工作者應共同努力“為了全人類”保護好檔案,開展鑒定并提供利用;檔案和文件作為全世界共享的遺產和全人類一樣具有同一性。

                    2007年11月,為了慶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紀念日,ICA全體成員在于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年度全體會議上投票決定,將每年的6月9日定為國際檔案日。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決定自2013年開始,將把每年的6月9日即“國際檔案日”作為檔案部門的宣傳活動日。


                    歷年主題:

                    2013年   檔案在你身邊

                    2014年    走進檔案

                    2015年    檔案與你相伴

                    2016年    檔案與民生

                    2017年    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

                    2018年    檔案見證改革開放

                    2019年    新中國的記憶               

                    2020年    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

                    2021年    檔案話百年

                    2022年    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

                    2023年    奮進新征程?蘭臺譜新篇


                    一、什么是檔案


                    我國古代的檔案,在各個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商代稱為“冊”,周代叫作“中”,秦漢稱作“典籍”,漢魏以后謂之“文書”、“文案”、“案牘”、“案卷”、“簿書”,清代以后多用“檔案”,現統一稱作“檔案”?!吨腥A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對檔案的定義是”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紀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二、檔案的基本含義


                    檔案是直接形成的歷史記錄?!爸苯有纬伞闭f明檔案繼承了文件的原始性,“歷史記錄”說明檔案在繼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時,也繼承了文件的記錄性,是再現歷史真實面貌的原始文獻。正因為檔案繼承了文件的原始記錄性,具有歷史再現性,所以檔案才具有憑證價值的重要屬性,并以此區別于圖書情報資料和文物。


                    三、檔案的載體演變


                    檔案是人類歷史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它通過自己的記載,向后人揭示歷史的真相,而檔案本身也不斷發生著變化。



                    甲骨檔案:商代留給我們的最早的檔案文字材料,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系統的官府文書。該種檔案制成材料之特殊,年代之遠,數量之多,在世界范圍看也是絕無僅有的。



                    金文檔案:古代先民以金屬統稱為“金”,刻于青銅器上的文字稱作“金文”或“銘文”,具有書史記事特點的青銅器銘文就稱為“金文檔案”。青銅器上銘文鑄字在商朝就已出現,到了西周,中國的青銅器進入極盛時期,此時刻于青銅器上的文字數量增多,記事廣泛,具有了書史的性質。



                    縑帛檔案: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縑帛檔案自然也占有一席之地。隨著絲織業的發展,戰國時期已開始用縑帛作為書寫材料,秦漢時使用更多??V帛作為書寫材料有許多優點,可以隨意裁剪,質地堅韌輕柔,便于攜帶和保管,故多用于繪制輿圖或抄寫經典。



                    簡牘檔案:簡牘檔案是指中國古代以竹木為載體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昂啞笔侵釜M長的竹片或木片;“牘”是指方形木片,主要用于一般公務文書?!安摺笔侵溉舾善喚幝撛谝黄?,用于國家重大政事和書寫典籍。



                    石刻檔案:樹碑立傳的傳統習俗,使中國古代石刻檔案的遺存多姿多彩,浩如煙海。石刻檔案自秦代大興后,歷代都把刻石作為發布政策、記載國政大事的最好的傳世材料。與甲骨、金文、簡牘檔案不同的是,這三者因時代進步而隨之逐漸作古,只有石刻檔案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紙質檔案:我國檔案載體從紙質檔案起發生了重大變革,取代了簡牘,成為國家正式書寫材料,一直沿用至今。



                    聲像檔案:進入工業社會以后,開始出現聲像檔案,如照片、影片、唱片、錄音帶和錄像帶等。



                    電子檔案:20世紀中期以后,檔案載體又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產生了以代碼形式記錄在磁帶、磁盤、光盤等載體上、依賴計算機系統存取并可在通信網絡上傳輸的電子文件,這些具有保存價值的已歸檔的電子文件及相應的支持軟件,參數和其他相關數據稱為電子檔案。電子檔案的產生,是檔案領域最劇烈的一次變革,它直接影響著檔案工作的運作方式、基本理論乃至思維觀念。


                    四、檔案的防護


                    1、檔案防護內容應包括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溫濕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線照射,防塵、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蟲、鼠等)和安全防范等。


                    2 、溫濕度要求應根據檔案的重要性和載體等因素區別對待。


                    3、 音像、縮微、電子文件等非紙質檔案貯存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有關規定外,尚應根據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進行設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775號
                  STARSHINE Application Expert

                  微信掃一掃咨詢

                  亚洲无码卡一卡二,女同性AAAAA一区二区,国产无码a,不要~啊h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