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根據國家檔案局官網發布的《國家檔案局關于開展2023年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2023年國際檔案日的宣傳活動主題為:“奮進新征程 蘭臺譜新篇”。
6月9日至15日為檔案宣傳周,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檔案異質異地備份知識,增強檔案安全意識,筑牢檔案安全防線,確保電子文件的長期可讀,確保檔案信息資源的絕對安全。
異質異地備份法律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三十九條 電子檔案應當通過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網絡或者存儲介質向檔案館移交。
檔案館應當對接收的電子檔案進行檢測,確保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span>
檔案館可以對重要電子檔案進行異地備份保管。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4〕15號)
對重要檔案實行異地異質備份保管??h以上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要對同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重要檔案(包括新聞類電影、電視片、照片、錄音、錄像等音像檔案)實行異地備份保管,對重要電子檔案實行異地異質備份保管,確保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絕對安全。
《電子公文歸檔管理暫行辦法》國家檔案局令第6號
第十七條 歸檔的電子公文,應按本單位檔案分類方案進行分類、整理,并拷貝至耐久性好的載體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異地保管,一套提供利用。
《建設項目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暫行辦法》
第二十六條 項目電子檔案保存實行備份制度,重要電子檔案應當異地異質備份。
中辦、國辦印發《“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
扎實做好檔案數字資源備份工作,完善備份機制,實現館(室)藏全部檔案數字資源完整備份,重要電子檔案異地異質備份,積極探索備份新途徑,加強備份工作全過程安全監控,切實保障檔案數字資源安全。
什么是異質異地備份
根據國家檔案局辦公室關于發布《檔案館防治災害工作指南》的通知:
檔案備份,就是對檔案、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及電子數據采取某種技術手段和方式進行復制,建立“副本”,以便在檔案、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及電子數據遭受破壞或其他特定情況下,檔案信息不致丟失,以減少災害對檔案造成的損失。
2.1 檔案備份的基本原則
檔案館要對本級重要檔案及電子文件實行異地備份和異質備份,確保電子文件的長期可讀,確保檔案信息資源的絕對安全。異地備份,省以上檔案館以選擇相距300公里以上,不屬同一江河流域、同一電網、同一地震帶的地方為宜。地級、縣級檔案館的異地備份工作由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對所有已有各種形式復制件的檔案原件要進行封存,定期檢查其安全,沒有特殊需要,不再對外提供利用,以防止檔案在利用中受損。
2.2 檔案備份的方式
檔案備份主要采取異質備份和異地備份兩種方式。
2.2.1 異質備份
檔案的異質備份包括:靜電復印、縮微、翻拍、數字化、仿真復制等。各級檔案館應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將重要檔案遷移到其他載體上,即對檔案進行各種形式的復制,同時減少對原件的磨損,使檔案原件得到妥善保存,延長壽命,達到保護原件的目的。
2.2.2 異地備份
檔案的異地備份是將檔案原件的復制件存放在異地,一旦本地檔案發生意外,即可啟用在異地存放的檔案復制件。
各級檔案館應建立健全檔案異地備份制度。提倡各級檔案部門互相與外地檔案部門結對子,互為異地備份。還可利用過去建設的后庫等工程,多手準備,以防萬一。
異質異地備份策略
《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GB/T 18894-2016)指出:
電子檔案的備份應結合單位電子檔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實際,在確保電子檔案的真實、完整、可用和安全基礎上,統籌制定電子檔案備份方案和策略,實施電子檔案及其元數據、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及其配置數據、日志數據等備份管理。
9.2.2 電子檔案近線備份與災難備份的基本要求如下:
a)宜采用磁帶備份系統進行近線備份,應定期對電子檔案及其元數據、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配置數據和日志數據等進行全量、增量或差異備份;
b)電子檔案數量達到一定量且條件許可時,可實施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的熱備份;
c)本單位建設災難備份中心時,應將電子檔案及其元數據、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災難備份納入規劃之中,進行同步分析、設計和建設。電子檔案的災難備份和災難恢復應參照GB/T 20988—2007等標準要求執行。
9.2.3 電子檔案離線備份的基本要求如下:
a)應采用一次寫光盤、磁帶、硬磁盤等離線存儲介質,參照GB/T 2828.1—2012、GB/T 12628—2008、GB/T 17678—1999、DA/T 15—1995、DA/T 38—2008等標準實施電子檔案及其元數據、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配置數據、日志數據等的離線備份;
b)電子檔案離線存儲介質至少應制作一套??筛鶕惖貍浞?、電子檔案珍貴程度和日常應用需要等實際情況,制作第二套、第三套離線存儲介質,并在裝具上標識套別;
c)應對離線存儲介質進行規范管理,按規則編制離線存儲介質編號,按規范結構存儲備份對象和相應的說明文件,標識離線存儲介質。禁止在光盤表面粘貼標簽;
d)離線存儲介質的保管除參照紙質檔案保管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條件:
——應作防寫處理。避免擦、劃、觸摸記錄涂層;
——應裝盒,豎立存放或平放,避免擠壓;
——應遠離強磁場、強熱源,并與有害氣體隔離;
——保管環境溫度選定范圍:光盤17℃~20℃,磁性載體15℃~27℃;相對濕度選定范圍:光盤20%~50%,磁性載體40%~60%。具體要求見DA/T 15—1995、DA/T 38—2008。
e)電子檔案或電子檔案離線存儲介質自形成起一年內可送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電子檔案中心進行備份;
f)應定期對磁性載體進行抽樣檢測,抽樣率不低于10%;抽樣檢測過程中如果發現永久性誤差時應擴大抽檢范圍或進行100%的檢測,并立即對發生永久性誤差的磁性存儲介質進行復制或更新;
g)對光盤進行定期檢測,檢測結果超過三級預警線時應立即實施更新;
h)離線存儲介質所采用的技術即將淘汰時,應立即將其中存儲的電子檔案及其元數據等轉換至新型且性能可靠的離線存儲介質之中;
i)確認離線存儲介質的復制、更新和轉換等管理活動成功時,再按照相關規定對原離線存儲介質實施破壞性銷毀。應對離線存儲介質管理活動進行登記。
《檔案館防治災害工作指南》指出:
電子數據備份有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差分備份、按需備份等多種方式。
a)完全備份。
每天對系統進行完全備份。這種備份的優點是:當發生數據丟失時,只要用前一天的備份介質就可以恢復丟失的數據。缺點是所需要備份的數據量較大,備份所需的時間也較長。
b)增量備份。
在一周里選擇某一天進行一次完全備份,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只對當天新的或被修改過的數據進行備份。這種備份的優點是節省了空間,縮短了備份時間;缺點是當災難發生時數據的恢復比較麻煩,可靠性較差。
c)差分備份。
在一周里選擇某一天進行一次完全備份,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只要再將當天所有與完全備份介質不同的數據(新的或修改過的)備份到介質上。這種備份相對上述兩種無需每天都對系統做完全備份,備份所需時間短,災難恢復也較方便。
在實際應用中,備份通常是以上三種的結合。例如每周一至周六進行一次增量備份或差分備份,每周日進行全備份,每月底進行一次完全備份,每年底進行一次完全備份。
d)按需備份。
即僅備份所需要的部分數據。
2.4.2 備份介質
目前備份所用的介質主要有硬盤、磁帶和光盤等。這幾種介質的差別在于:從存取速度來看,硬盤最快,光盤次之,磁帶最慢;從保存時間、備份成本來看,磁帶最低,光盤次之,硬盤最高。比較常用的備份介質是磁帶和光盤。
關于星震同源
北京星震同源數字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8943)成立于2002年,專注于重要數據(檔案類/資產類/法規遵從類數據)長期安全存儲,為用戶提供自主研發的光盤庫、硬盤庫及磁光電混合存儲等系列產品方案。經多年應用實踐,新一代存儲產品采用了分布式存儲架構、模塊化設計以及開放的技術路線,具有部署靈活、擴容方便、簡單易用等特點,已經廣泛應用在檔案、政務、金融、醫療、測繪、軍隊等行業領域。
公司是國際光盤歸檔聯盟成員,也是國標《磁光電混合存儲系統通用規范》(GB/T 41785-2022)參編單位,經過多年技術積累,迄今已有60項專利、98項軟件著作權及33項軟件產品認證。其中“轉盤式光盤庫”“多硬盤存儲設備”“磁光一體存儲設備”“機架式離線光盤管理柜”“智能光盤柜”等技術是星震集團為重要數據的長期安全存儲保駕護航的關鍵技術,更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基石。
微信掃一掃咨詢